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| 新思惟國際: 面對競爭,我可以有自己的方式。 WFU

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

面對競爭,我可以有自己的方式。


作者:大里仁愛醫院 神經外科 施育彤 醫師




長長歷史,無人不死。多數人灰飛煙滅,少數人歷史留名。

關於成名,我只是單純的外科醫師,其他的很多我不懂,我只是觀察我身邊的環境。靠實力的部分,我看到師長靠著口耳相傳,依著病患的人脈軌跡甲好道相報,一傳十十傳百樹立口碑;其他的,則藉由認識達官顯貴或傳媒當作槓桿支點,互相哄抬,名氣竄升的速度越來越快。名利名利,名一到,風生水起,自然利就到了。

離開了大廟,我自知要走這種路線的可能性不再,但是在區域醫院的生活畢竟是單純多了,覺得活得比較像為自己而活,穩紮穩打一陣子,慢慢也有病人的累積。


面對競爭,無法再獨善其身。


沒多久的時間,附近大大小小新醫院一一竄起,其中更有醫院非常擅長使用媒體宣傳,加上醫院硬體設備新穎,很快的,我的門診病人量降了好多,附近區域民眾的初診率更是下滑不少。遇到這種情形,真是心慌。

還好,還有一些以前開過刀的病患幫我介紹了不少病友,支持我掉落的業績,更重要的是支持我的信心。我所在的醫院慢慢察覺其他醫院的威脅,評估過我擅長的科別,我的年齡和病人的回饋之後,想要幫忙我們廣宣。以前的我,對這種事總是推說很忙沒有時間配合,但是現在看到別的醫院的態勢和自身的狀況,配合度是百分之百。

以往看到同業在報章雜誌上出現,心裡常會想:這有什麼新奇可以報導的?所以,一開始為自己寫新聞稿,總是覺得羞赧。寫出來的東西,想讓病人了解,又不想使其流於像廣告一樣。最後,我是順著勢配合了,但是心裡總是覺得哪裡怪怪的。

太座應該是看到我做這些事情不太開心,便問我要不要去上這個工作坊。(最近的一次新聞稿,記者選的照片有夠醜,內容又幫我誇飾到連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分享。太座是說,學會使用個人網站,至少內容可以自己決定。)而新思惟團隊我們當然熟悉信任,所以我就來了。


不是廣告,而是提供解決問題的知識。


上課前遇到的,是一段各種大事、小事交雜,忙到快被鬼抓走的超高生活密度時期,所以關於課前準備,我只是將以前的新聞稿剪剪貼貼,多作了一些圖就去搭高鐵了。其實上課之前,我一直覺得這是教我做網站的 workshop,所以構思的內容,還是以介紹手術技術為主。

蔡依橙校長和劉醫師當然都是在網路打滾多年的老手。上了課之後,我覺得自己的網站要表達的,不該僅止於像是寫廣告招牌一樣介紹手術技術的內容,而是要讓閱讀者知道這些手術可以提供什麼幫忙,可以解除什麼病痛。當然解除病痛後,為不同的患者提供的價值都不同,這個要由患者自己去衡量。

有想法之後,建構自己網站的過程,對我而言就變得非常有療癒性,因為這讓我覺得,自己不會像是在推銷手術或是手術耗材。這時,我也了解到,寫新聞稿的時候,心裡為什麼會怪怪的。


拉近民眾與醫師彼此的距離


另外,有關之前寫出來的新聞稿材料,因沒有什麼內容覺得羞赧的事情,我也有了其他的想法。我希望網站給誰看?給我自己的病人看,給由其他專業醫師建議要開刀的病人看?希望她 / 他們看到什麼?看到施育彤我可以提供什麼技術?看到為什麼要開這台刀?開完刀會有什麼改善?術後有什麼要注意的事?

我希望經過門診解釋後的病人,可以看看網站,多了解一點,拉近彼此的默契。在別的醫師那裡開刀的病人,也可以得到資訊,得到安心。

這些我想讓網站讀者知道的事情,都是很平常的事情。不是要寫 case reports,不是要一天到晚推出 innovative technologies。這樣的樸素但實用,以文筆不是那麼好的我來說,還提供得起。

學長以綠角和 40 萬粉絲的醫師相比較,令我印象深刻。目前雖然沒要粉絲,但是在網路上,網站就是一個人的品牌,除了提供專業文外,要怎麼樣成為自己想的那個人,以及瀏覽網站的觀眾,覺得你是怎樣的人?如何讓現實與網路形象有一致性,是我還在思考的。


經營自己,我有了不同的角度!


網站製作,以及兩個老師提醒網路江湖生存要訣,都是很重要的部分。每張 slide 幾乎都照相筆記了。但最大的收穫,是讓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,去面對經營個人品牌這件事。

雖然來不及在期限內,擴充網站內容,以上講空話一千字 XD。最終,還是希望可以成為持之以恆的人。


最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