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:(蔡依橙)這個問題,牽涉到你想給「誰」一個良好的醫生形象。
對病人
想給「病人」良好的醫生形象,就是要精確問出關鍵,對症治療,明確改善症狀,而且互動過程能讓患者覺得「這個醫生很行」,有效解決患者生理跟心理的問題。
但比較現實的面向是,要做到這樣的程度,並不一定要照 guideline 走,甚至有時候為了解決症狀,所做的事情會跟 guideline 相左。
對社會大眾
想給「社會大眾」良好的醫生形象,考量到多數人無法直接與你互動,就要經營自己的視覺形象,包括接受採訪時的服裝、言語、自信、肢體語言,不要出社會新聞。
但現實面向是,你會發現很多非醫師,也很懂得穿上醫師服,利用這個方式獲取民眾信任,進而代言產品或推自己的書。
對醫療同儕
想給「醫療同儕」一個良好的醫生形象,在工作中與人互動要彼此尊重,帶領團隊以身作則,為所當為。這我們都知道。
但現實面向是,這樣的人或許是令人尊敬的同事,卻不見得讓長官喜歡,升遷也未必輪得到。
希望「誰」認同自己
所以,同學會問這個問題,一定有個「希望他能認同我」的標的對象。
除了思考這個對象是誰之外,我們也可以深入挖掘自己,到底為什麼我這麼在意?讓我這麼在意的原因是什麼?是過去的家庭教育嗎?是為了真正有效的實用價值嗎?還是這反映了我自己的某個價值觀,連自己過去都沒注意到。
而為了實踐這個「給某些人好形象」的目標,你可能要付出什麼,尤其必須考慮現實面的副作用,是不是自己能承受,也願意承受的。
找到正確的受眾
以新思惟來說,我們希望給上過課的人,「真正來報名,且在意是否學到東西的人」好形象。所以,我們的心力都花在課程規劃跟執行上。
但也因此,我們的價格以及網站,在 PTT 上就曾經被酸民攻擊,這就是現實面,因為不來上課的酸民不是我們能顧及的,而這樣的副作用,我們能承受,也願意承受。
我們都出社會好一陣子了,面對現實,而依然能完成自己心中的小小夢想,承受逆風也決定一肩扛,就是中年人的浪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