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國泰綜合醫院 胃腸科 陳信佑 醫師
在新思惟上課的內容,到現在都還用得上。
先謝謝校長能辦這樣精彩的課程,受益良多。
大概幾年前,陸續上過新思惟的一些課程,包括了論文寫作和醫學簡報,真的都對本人受用無窮。
(仁編按:陳信佑醫師曾經上過《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》、《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》以及《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》)
論文寫作學到的圖片處理方式,讓我順利的在日本進修的同時,和日本教授投了一篇 case report,圖表的處理完全沒有被 reviewer 刁難。醫學簡報,則是至今仍不斷地使用中。但是有一堂課我一直很猶豫要不要去上,就是這次的《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》。
當時的我認為自己還沒準備好,不應該貿然的弄一些什麼個人品牌的事情。加上自己其實不喜歡太高調,平常對於一些像是醫師好辣這種腥羶色的奇怪節目,我個人是蠻不屑的,想說剛結束訓練就弄個人品牌,到最後自己會不會變成那種沒實力只會宣傳的醫師。所以就按兵不動,決定先出國進修加強自己。
有專業,但缺的就是一個曝光度!
出國進修回來後,因為學的是內視鏡專精的領域,所以實際上技術真的是進步很多,也能夠做一些以往教科書上才看得到的高難度案例,坦白說技術上,應該是不會輸科內的資深醫師太多。但是年輕醫師的痛就在這裡,病人就是要找那種掛一堆頭銜的,就是想找那種頭髮白白的。而自己的門診病人,一直無法有起色。
會來看年輕主治醫師的,大概就是以下幾種類型,走投無路的(老 V 掛不進去)、不小心掛錯的、覺得自己沒病只是想看一下的,所以,年輕醫師真的起步非常困難,若不是我的院內醫師介紹還有寫日本進修,專精早期癌等等,病人量要成長真的太困難。
與其投靠媒體,不如自己經營「個人品牌」。
後來因緣際會下,我開始接自由時報的專欄寫作,定期有一些作品產出,也開始會有些病人拿著報紙來找我看病。但傳統報章雜誌能觸及的族群始終有限,這點可能自由時報自己也發現了,所以他們開始把這些專欄弄成線上版,變成一個叫做名醫開講的版面。但是這樣做,卻容易讓個人專業特色淹沒在一群醫師中,民眾利用 Google 搜尋也是在一鍋大雜燴中,看到你的文章,長期下來並沒有辦法形成個人品牌,只能吸引到一些散戶而已。
上電視節目或廣播電台,雖然爆紅效果較好,但是常常必須為了節目效果或是符合一些主題而設限,而且整個過程又花下班時間在外面跑,有時候對民眾重要的知識,反而無法在當期中分享。我參與過幾次,就改成只接比較專業的電台訪問了。
這時候我才突然想到,「個人品牌」這堂課,似乎可以幫助我在網路上經營出自己的特色,靠專業開拓新版圖。
有人看見,才有專業發揮的地方!
實際上課後,果然受到蔡校長與劉老師許多提點,在經營個人網頁的眉眉角角,還有容易產生糾紛的地方都有講到,許多是我以前使用網路完全沒有注意的,想一想真是替自己捏了一把冷汗。
課後要開始經營自己的部落格了。我的感想是,醫療本就是為民眾服務,即使你再厲害,技術學識再好(我不是在說我自己喔),如果不能被民眾看見,進而提供服務,那就不叫專業了!這是我最深的體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