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| 新思惟國際: 問:現在有很多 AI 繪圖工具,之前校長也推薦過各種免費或付費圖庫。請問在寫部落格的時候,會推薦我們用 AI 繪圖來寫部落格嗎?可以取代圖庫嗎? WFU

2023年3月28日 星期二

問:現在有很多 AI 繪圖工具,之前校長也推薦過各種免費或付費圖庫。請問在寫部落格的時候,會推薦我們用 AI 繪圖來寫部落格嗎?可以取代圖庫嗎?






答:(蔡依橙校長、新思惟團隊)

先說結論:這個時代工具越來越多,很難說誰取代誰。就像電子書出現後,紙本書並沒有消失,而是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,你也可以兩種都用。實務上,你可以先思考自己的需求和習慣,再根據圖庫與 AI 繪圖的特性做選擇。以下做些示範。
 
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拿去問 AI,發現 ChatGPT 的整理還算不錯,這種問題的確是可以聽聽他的意見的。



 
接著是我們新思惟團隊的經驗分享,配合多數同學所可能要寫的衛教文章配圖來敘述。就以「老人腰痛」來做關鍵字。




首先看免費圖庫,很不幸的,免費圖庫大多是歐美公司營運的,用中文關鍵字常不會有很好的結果。我們後來也改成英文去試,效果一樣不太好。
 
免費圖庫並不容易找到令人滿意的圖片。因為 iStock 就是希望你搜尋了之後,從免費的 pixabay 轉而成為付費的 iStock 用戶。所以真正的好貨,都在付費圖庫裡。(商業畢竟是推動世界進步的重要力量)
 
接著,我們去付費圖庫看看,會發現付費圖庫也感受到這一波 AI 浪潮的影響,休閒玩家們的購買需求明顯下降,只好推出各種促銷方案。



 
平心而論,圖庫裡面的圖,種類廣、選擇多,而且這些專業攝影師在拍攝的時候,都會想著誰可能會來買這張圖、它可能會被用在哪裡?你可以看到,初步搜尋出來的結果相當不錯,各種腰痛都有,長輩手扶的位置也精準,都是實際上老人腰痛會抱怨的地方。
 
我們的經驗是,在付費圖庫裡,最快能夠找到你要的東西,而且能夠拿來直接用,花點小錢、最省時間。
 
只要你下了關鍵字,付費圖庫會直接給你幾百張來選,最合適的都在前面幾頁,這種速度是目前 AI 繪圖沒辦法做到的。現在的 AI 繪圖,一分鐘給四張初稿就算是很快的,而且通常第一回合不會出現令人滿意的作品。
 
接著我們用 MidJourney AI 來示範。如果英文不熟的話,可以使用 DeepL Google 翻譯,翻成英文後輸入。一個重要的技巧是,請 AI 畫人,通常會跑出美國人,這是訓練圖庫來源的偏誤。如果想用在臺灣的衛教文章,建議加上 Asian,才會長得比較像本地鄰家阿伯。




跟前面的付費圖庫比,會發現這四張的姿態變化少很多,而且阿伯好像不是腰痛,而是肚子痛。這是因為中文的腰痛,其真實語意是背痛 back pain,但你用英文說腰痛 waist pain,電腦就幫你畫到腰那裏去。

如果你理解這個中英文的細微差異,改下 back pain 指令,講英文的 MidJourney AI 才勉強能畫出幾張,但手扶腰的位置,三張都被裁掉,右下角唯一一張沒裁掉的,手指裁掉了,剩下四隻……




檢查手指跟人體結構,是你用付費圖庫不用做,但 AI 繪圖卻一定要做的。除了手指,目前 AI 的內臟解剖知識還是很糟糕,請看下面四張腎臟,沒一張是對的,他們只是看起來很像,但全部都是畸形。




如果用這個放到我們這類專業人士的部落格,會嚴重打擊形象,同儕或比較懂的患者心裡會想:這醫師連這樣的圖片都放上來,是不是不知道腎臟長怎樣?他真的有考過國考嗎?他的專業知識真的可信嗎?

再來,我們針對卡通圖來對戰一下。在付費圖庫,這種叫做向量繪圖素材,你搜尋「老人腰痛」,指定要向量圖的話,他就會給你很多可以選,而且每一張就是一套,有不同姿勢,你只要會用向量繪圖軟體,每一張小圖都是可以放大到無限大,也不會產生鋸齒的。
 



同樣的,使用翻譯軟體,把「老人背痛向量圖」翻成英文後放進去,獲得的四張也不太能用,阿伯手插口袋,看起來比較像是因為沒錢而無奈 😂




再換用另一套關鍵字,把 waist pain back pain,並指名 cartoon style 卡通風格,會得到不同的圖片。其中右上角這張看起來不錯,不過衣服上的雜點就顯得有點莫名其妙。如果願意花時間,看是要手動把這些雜點修掉,還是要再重新下個指令,請電腦重畫也可以。




以上的分享,希望能讓大家理解,目前圖庫與 AI 繪圖之間的差異,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跟需求去選擇。
 
如果不想花錢,也想要快速的話,免費圖庫是唯一選擇,但免費圖庫的好圖片相對少,搜尋了半天找不到能用的,是常有的事。
 
如果願意花點小錢,想馬上得到好的成品可以用,不是獨一無二的也沒關係,那付費圖庫是最適合的選項。
 
如果想要跟上這波 AI 浪潮,學會如何有效地跟電腦溝通,付費租用 AI 繪圖,一開始會比較挫折,但學會了一些詠唱技巧之後,成就感來自於跟電腦溝通本身。精確的醫療解剖圖做不到,但像校長一樣,偶爾分享個心得感想,都帶一張自己創作的 AI 繪圖,也很有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