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| 新思惟國際: 臉書專頁 WFU
顯示具有 臉書專頁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臉書專頁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

[快訊] 謝宗學醫師經營網路,粉絲專頁翻倍成長,部落格瀏覽量突破 65 萬!





2015 年謝宗學醫師來參加《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》時,經營的粉絲專頁「Dr. E 小兒急診室日誌」已有 5 萬人追蹤,然而,在高人氣的數字背後,卻面臨成長停滯的隱憂。

近年來,因為主流社群媒體不斷修改演算法,導致貼文的自然觸及率下降,連帶影響到粉絲人數,當流量擴散的紅利不如以往,究竟該怎麼經營下去?
 

從五萬到十二萬粉絲:感謝當年來上課的自己


作者:中山附醫兒童部 急診科 謝宗學 主任

 


五年前,因為經營臉書粉專遇到瓶頸,所以參加了新思惟國際《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》課程。


成立粉專:想為職涯留下紀錄


2012 年,歷經準備離職、找工作、又選擇繼續留在兒科急診幫忙,一連串劇烈心情的轉折,即使最後還是回到原點,但對我來說,心依然懸在半空中,對未來仍感到迷惘,面對沒有盡頭的值班,常問自己期望的終點到底在哪裡?

2012 年 9 月 7 日,一個念頭突然閃過腦海:「既然小兒急診室醫師的生涯隨時有可能結束,或許往後的一年就是我在醫學中心急診的最後一年,那是不是該留下些什麼?」「那就寫吧!把五年多來在小兒急診室的點點滴滴用文字記錄下來!」

剛開始成立粉絲專頁時,根本沒想太多,就是一股腦的寫,把我曾經想過的、學過的、看過的、說過的、經歷過的一切,化為文字紀錄在粉絲專頁上當作日誌,沒想到願意聽我說故事和分享知識經驗的人越來越多。

漸漸地,分享不再是單向的輸出,粉絲提出的問題變成學習的機會,翻教科書、查最新的資料、詢問醫院的同事等,這些過程反而使我更清楚知識的本質,也讓我知道如何把生硬難懂的醫學知識,用簡單的文字、圖片傳達給一般大眾。

2019年4月19日 星期五

這次,真的需要好好建立「個人」品牌了!


作者:林口長庚醫院 家醫科 林彥安 醫師




我在三年半前也參加過同一堂部落格創建課程,也在當時開始經營新的 blog,書寫自己的興趣與專業文章。兩年前,更是創立網路衛教的粉絲專頁,累積了一些追蹤者,可以說有了一些網路平台經營的經驗。但最近發生的一些事,讓我覺得,是時候該回頭檢視個人品牌建立的成效如何了!


什麼!那個某某專頁,是我經營的耶!


一個月前,我去藥廠辦的活動做專業題目的演講,工作人員向我透漏:「大家聽到你的名字,本來都不知道你是誰,但只要一提起是某某臉書專頁的作者,就馬上懂了!而且很多人都有追蹤某某專頁呢!」這樣的狀況讓我陷入沉思。

我確實有花時間在經營粉絲專頁,但是臉書專頁的所累積的知名度,似乎無法很好的轉移到個人身上,造成「臉書專頁比個人更知名」的情況。況且,我會被找來演講,其實是因為個人的身分,而不是臉書專頁的身分。如果要繼續尋求專業上的發展,或是在專業社群有一些貢獻的話,應該還是要繼續經營個人品牌,才有比較直接的效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