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| 新思惟國際: 問:精神科文青極多,每個開業醫也把各種疾病配合臨床小故事(或時事)寫了很多,還有什麼好的差異化方向?文章的商業行銷氣息太重,似乎會讓人反感,如何避免? WFU

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

問:精神科文青極多,每個開業醫也把各種疾病配合臨床小故事(或時事)寫了很多,還有什麼好的差異化方向?文章的商業行銷氣息太重,似乎會讓人反感,如何避免?


答:(蔡依橙)精神科的個人品牌領域,真的是太競爭了 XD




成功典範:鄧惠文、沈政男


做為一個外人,我認為鄧惠文是最成功的,而沈政男很努力,這幾年也相當有成績。但鄧惠文的愛情主題對他的業務幫助應該不小,沈政男因為做時事方面,對業績是否有幫助,就很難說。

我認為你最近做的一些初始努力很不錯,與其思考差異化,不如思考自己有什麼獨特之處。(延伸閱讀:差異化是弱者的思考方式)寫著寫著,先知道自己是誰、自己喜歡寫什麼、大家喜歡看什麼,摸出市場缺口後,再說。

先開開心心的寫吧!


商業氣息是個議題嗎?


至於商業行銷氣息,我的看法可能跟大多數人不一樣。我認為民眾並不排斥廣告,而只在意這個廣告有沒有提供我要的訊息。

為什麼商業週刊裡頭,賓士廣告我們會停留甚久?因為車子好看、畫面美觀,連行銷的手法我們都想學,不知不覺的,就被植入「成功者就要開賓士」的概念。為什麼同樣一本雜誌,某某縣政府的廣編特輯,連讀都不想讀就直接跳過?因為那都是在講縣長的豐功偉業,對我沒有知識或資訊上的增長。

所以,重點是你有沒有提供「值得人家花時間看」的東西。就像羅胖,擺明了講「我們這一整集,就是一個大廣告。」大家竟也沒離開,還是乖乖的聽他說完水門案!


最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