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| 新思惟國際: 原來個人品牌不是包裝,而是最有效率的溝通! WFU

2025年9月26日 星期五

原來個人品牌不是包裝,而是最有效率的溝通!


作者:喨粒晶牙醫診所 李昆縉 院長





在 2024 年的時候,我第一次注意到「新思惟」的個人品牌課程。當時的我,對於「個人品牌」這個詞完全沒有概念,甚至還抱著疑問:「醫師為什麼要做個人品牌?」

在我的想像裡,醫師的專業就是看診、治療病患,似乎和「品牌」這兩個字有點遙遠。也因為看見新思惟開辦這門課程,第一次萌生了想要深入了解的念頭。

可惜的是,當時課程一年只開一班,雖然我有意願報名,但最後仍因名額有限未能成行。那份「差一步」的遺憾,一直在我心中留下了一個小小的缺口。

時間來到 2025 年 9 月 20 日這一天,等待一年的我終於等到機會。當新思惟宣布再度開辦一年僅有一堂的「個人品牌課程」,我幾乎沒有絲毫猶豫,立刻完成報名。這一次,我不想再錯過。


課前的準備:帶著素材上場


報名之後,新思惟的團隊馬上發來通知,要學員們提前準備一些素材,包括照片、文章草稿,以及簡單的背景資料。除此之外,他們還提供了一份「操作概要」,讓我們在上課之前就能大致知道當天要實作的流程。

這樣的設計讓我覺得非常貼心,因為我報名時,心裡其實還是帶著一點不安,擔心自己不懂程式、不會設計,會不會跟不上進度?

帶著這份期待與忐忑,我在當天來到台中新烏日高鐵站的集思會議中心。


專業不只在診間,品牌是另一個戰場!


課程一開始,講師團隊就先幫我們釐清「為什麼醫師需要經營個人品牌」。過去我認為專業能力才是一切,但在數位時代,資訊的傳播速度極快,病人對醫師的信任與熟悉感,往往不是診間的短短幾分鐘互動就能建立。透過個人品牌的經營,我們可以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傳遞專業,讓更多人理解我們的價值與理念。

講師們除了談觀念,也非常務實。提醒我們在撰寫文章、分享專業內容時,必須注意哪些醫療相關的法規,避免無意間踩到紅線。這部分對醫療專業人員來說格外重要,一旦出錯,影響的不只是文章本身,還可能葬送專業形象並付出法律責任。

上午的內容,讓我從一開始的模糊與懷疑,逐漸轉變成清晰與肯定。


短影音很潮,但為什麼部落格更適合專業人士?


中午過後,進入大家最期待的「實作環節」。我才真正感受到新思惟課程的用心之處。課程不是單純的概念講解,而是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從零開始,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個人平台。

講師們告訴我們,今天的目標很簡單:是讓每一位學員都能帶著自己的「部落格」回家。這聽起來或許有些「過時」,因為很多人會覺得現在流行的是短影音、社群平台,為什麼還要花心力經營部落格?

但經過早上的課程,並且實際操作後,我才理解其中的價值。對醫師來說,部落格是一個最具成本效益的平台。它能承載我們的專業文章,被搜尋引擎收錄。長期累積下來,形成一個專屬的知識庫。這樣的影響力,不只是一篇文章、一支影片能比擬的。

即使完全不懂程式、不會設計,講師們也一步步提供清楚的指令與範例。很快地,我竟然真的完成了屬於自己的部落格架設。那一刻,心裡湧上的成就感比想像中更大。


品牌,是用來被信任的。


回顧整天的學習,我得到的不只是架設網站的技能。更重要的是,我理解了「個人品牌」的真正意義。

對醫療專業者而言,個人品牌不是華而不實的包裝,而是一個有效率的溝通工具。透過品牌,我們能用最小的成本,將專業轉化成更多人能理解與信任的資訊。這份影響力,不僅能幫助自己在職場上走得更遠,也能為有心規劃斜槓或創業的醫師,提供一條穩固的道路。

同時,我也學到文章該如何撰寫,才能在傳遞專業的同時,兼顧法律規範與病人的感受。這些細節,正是我過去從未真正留意過的。


永遠不嫌晚的開始


當初我還懷疑,這樣一門課程值不值得花上一整天的時間與不小的費用。但實際上過之後,我可以很肯定地說:這是極具價值的課程。

對剛畢業的醫療人員來說,個人品牌是開啟專業之路的加速器;對已經執業多年的醫師而言,它更是一個重整資源、延伸影響力的最佳途徑。

最重要的是,建立個人品牌這件事,永遠都不嫌晚。


最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