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| 新思惟國際 WFU

2025年7月2日 星期三

2025 / 9 / 20(六)活動內容


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

Personal branding @ internet era workshop


【時間】2025 年 9 月 20 日(六)9:00a - 4:40p
【地點】集思台中新烏日會議中心 台中高鐵站旁
【講師】劉育志、蔡依橙
【主辦單位】新思惟國際(InnovaRad)




【全新改款,首次來到台中!】

AI 時代,專業人士如何突圍?打造個人品牌的關鍵一步!

你有沒有發現——現在的網路內容,看起來越來越「像是 AI 寫的」?

每個人都能產出大量文字,但真正讓人停下來看的聲音卻越來越稀有。AI 工具帶來產能爆發,也讓我們進入一個「只靠努力還不夠」的時代。你說的話,有沒有人記得?你的專業,有沒有被看見?

在這場 AI 帶來的網路軍備競賽中,真正能突圍的,是那些懂得結合工具、建立自己網路基地的人。這就是《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》的初衷:用最有效的方式,協助專業人士打造專屬於自己的聲音與存在感。

現在,你的客戶、病人、學生、雇主、合作對象,在見到你之前,都會先 Google 你。

他們看到的是你想讓他們看到的嗎?還是什麼都沒有?什麼都不像你?

這堂課,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設計。針對忙碌、非網路科班出身的專業人士,我們提供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。

  • 不需學程式
  • 不必追流量
  • 不用當網紅
  • 當天就能上線

你將親手打造一個:

🔹 被搜尋得到的個人品牌網站
🔹 可以累積內容與信任的部落格
🔹 能轉換讀者為行動者的專業平台

從此,不再只是默默耕耘,而是被更多人看見、信任、主動找上門。

2025 / 9 / 20(六)線上報名


  1. 請先線上刷卡,早鳥 / 老朋友價 36000 元。不註冊綠界帳戶也可刷卡。
    發票一經開立無法更換,請詳閱「活動內容」「刷卡發票」部分。
    【一次付款】https://p.ecpay.com.tw/7C6906C
    或【分期付款】https://p.ecpay.com.tw/FA457C4
    * 分六期 0 利率,可支援銀行:兆豐銀行、合作金庫、第一銀行、華南銀行、彰化銀行、上海銀行、富邦銀行、國泰世華、台灣企銀、台中銀行、匯豐銀行、華泰銀行、臺灣新光銀行、陽信銀行、三信商銀、聯邦銀行、遠東商銀、元大銀行、永豐銀行、玉山銀行、凱基銀行、星展銀行(含花旗銀行)、台新銀行、安泰銀行、中國信託、台灣樂天
  2. 刷卡後,請完整填寫以下表格。(填表時不建議用 IE 瀏覽器)。
  3. 承辦人員確認,回信告知。
  4. 業務聯絡人:廖婉君 innovarad.inc@gmail.com

2025 / 9 / 20(六)工作坊 課程記錄






2025 / 9 / 20(六)活動內容
2025 / 9 / 20(六)課程講者


最新活動



課程講者(2025 - )






課程團隊,都是「趴在上頭跟著趨勢走」的人,天天分析後台數據,協助最多專業人士打開網路能見度的教學專家,過去已有眾多成功案例,遍佈各行各業,跟你分享,讓你輕鬆打造「專屬的個人品牌」。

也因為你有籌碼在身,更不容易受到資方或主管單方向的不合理欺壓,擁有知名度與更多潛在工作機會,真正做一個自由時代的自由人!


講者簡介





劉育志:知名醫療媒體「照護線上」創辦人,經營「外科失樂園」網站,多本暢銷書作家。

蔡依橙:「新思惟國際」創辦人,現以「閱讀筆記」與「小孩教養」活躍的網路名人。


課程內容

課程設計:AI 時代的網路個人品牌經營






你有沒有發現,最近網路上的內容越來越「像是 AI 寫的」?

這幾年,AI 成為壓倒性的時代浪潮。不管是 ChatGPT、Notion AI,還是無數新工具,大家都在談 AI、試 AI、用 AI。它確實讓許多人的生產力提高了好幾倍,但也讓網路充斥大量看似正確、實則空洞的文字。

當每個人都能快速寫出一篇「還行」的文章,真正讓人想停下來閱讀的聲音,反而變得更稀缺了。

所以,我們該怎麼辦?


AI 時代,是場更重視價值的篩選賽。


比的,不再是誰的產能高、誰寫得多,因為這在 AI 時代非常容易。而是比誰能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裡,仍然持續、誠實地輸出有價值的內容,並且被看見、被記得、被信任。

現在,幾乎每個人都能使用 AI 工具「做出些什麼」,但做出來的東西差異極大。

有人用 AI 做出來的內容,讀起來像網路廢文的拼貼,沒有靈魂、沒有觀點,浮泛而空洞。

但也有人,用 AI 讓自己的創作效率暴增:一個想法可以在幾分鐘內寫出初稿,甚至整理成一系列主題,搭配圖像,在極短時間內就能形成一個完整的「輸出體系」。你只需要更清楚地知道你是誰、想對誰說話、想讓別人記住你什麼,AI 就能協助你把這件事做得更快、更好、更有質感。

這就是關鍵:AI 不會讓你變得有價值,它只是放大你原本的價值。

對專業人士來說,我們要的不是短暫的曝光,而是能穿越演算法與平台規則的長期記憶。

這也是我們的課程要傳遞給各位的。一起來學!


如何讓 AI 變成大幫手








現在就報名



AI + 網路:資源飽和時代的新進者武器






技術好,更要讓人知道!


關於個人品牌的經營方式,總有人說:「你有實力就好,何必搞那些網路形象?」

我們就以外科醫師為例。有些長輩會說:年輕醫師別想太多,專心把手術做好,病人自然會介紹病人,口碑會傳出去,名聲會慢慢打響。

這在醫療資源稀缺、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,的確成立。只要技術夠好、病人滿意,聲音自然會傳出去。

但現在呢?

打開 Google,一查關鍵字,全是主任、資深醫師的名字;即使你手術品質一樣好,卻怎麼樣也找不到你。更別說現在病人也會問 AI,「這個手術該找誰」「哪位醫師比較推薦」,AI 回答的依據是什麼?就是網路上的資料密度與可信度。

如果你沒出現在網路上,就不會出現在搜尋結果,更不會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。

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「要不要做網路」,而是:你要不要被看見?要不要被搜尋到?要不要成為 AI 會推薦的專業聲音?


新進者的突圍方式


歷史上,新進者總是靠新工具與新機會打開局面。當醫院總院的職位飽和,去分院開疆闢土就是很好的歷練;當英國與倫敦太過擁擠,就有人橫渡大西洋找機會,變成後來的美國人。

現在則是:當資訊平台上老前輩的聲量早已穩固,年輕人唯一的突圍方式,是靠網路與 AI 工具建立新的影響力。

這不只關乎流量,更關乎未來是否有「你」的名字。

因為現在的網路內容,不只是給人看,更是訓練 AI 的養分;你寫的每一篇文章、錄的每一支影片,都有可能進入搜尋引擎的資料庫、變成 AI 認識世界的依據。你現在願不願意耕耘網路,會直接決定五年後你是否還存在大眾視野裡。

與其說這是一場行銷競賽,不如說:這是一場存在感的爭奪戰。

而 AI + 網路,就是新進專業者手上最重要的槓桿。

你不是要變成網紅,只是要讓真正認同你專業的人,有機會在對的時候找到你、理解你、選擇你。

這不只是趨勢,而是基本功。現在開始不算早,但還來得及。


我也想專業突圍








現在就報名



平台選擇:AI 時代的個人品牌經營建議






換平台換到累?你需要長期可控的基地。


這十年來,網路平台一直變,有些當紅幾年就消失,有些則改到你幾乎認不出來。對於想長期經營專業的人來說,頻繁搬家調整不但累,還容易失去原本累積的成果。

我們不是在玩平台,而是希望建立能累積信任的空間。


Facebook + Blogger,最佳組合。


Facebook 至今仍是主流社群平台之一,互動活躍、擴散力強、認識新讀者快。

Blogger 則是你能完全掌控的個人基地,沒有演算法限制,文章不會被洗掉,也容易被搜尋引擎收錄,甚至未來可能成為 AI 回答世界問題的資料來源。

這兩個平台都有建立信任的能力,但 Blogger 多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功能:轉換。

如果你希望讀者不只看看,而是進一步預約門診、報名課程、購買服務,Blogger 是最適合承接這些行動的「最後一哩」網站。


雙平台策略,還能幫你避開風險。


社群平台的不確定性越來越高,不只觸及不穩,有時還會因為誤判、檢舉或政策改變被停權。如果把所有內容都放在單一平台,一旦出事,等於歸零。

Facebook 和 Blogger 的搭配,正好形成互補:一個提供即時互動與流量入口,一個穩穩累積內容、承接信任與轉換。這樣的策略,不僅抗波動且避險,也讓你能從容經營,不再被平台牽著走。


工具百百種,但你需要能留下成果的平台。


全職網紅可以到處試平台、拼話題,但對於以專業為核心的人來說,內容的每一步都必須慎重。

我們不是追求爆紅,而是打造值得信任、可長期發展的聲音。

課程將聚焦在高效率圖文內容策略,讓你用有限時間,打造可被搜尋、可累積、可轉換的個人品牌。


我也想去學








現在就報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