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| 新思惟國際: 一天看診超過 15 小時,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? WFU

網站頁籤

2021年2月5日 星期五

一天看診超過 15 小時,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?


作者:眼科 徐浩恩 醫師




我是一家地區醫院的眼科主任,今年 37 歲,是一個興趣廣泛、性情開朗、行動力很強的人。

來上這堂課之前,我的職涯發展還算不錯,我的個人臉書追蹤及好友人數約 15000 人,每天工作非常忙碌,常常一天連續看診超過 15 小時,從早上 8 點多一路忙到晚上快 12 點。我平日工作已太過忙碌,光是現有病人都看不完,做好口碑,憑患者的口耳相傳就夠了,何必去弄什麼網路平台?因此我並未積極經營臉書、IG 或部落格之類的東西。

在我原本的觀念裡,網路這種東西,只是一張電子化的名片,是虛銜,是花邊,沒有實質意義。跟病人見了面,聊了天,開刀或讓我治療到之後,成功的醫療效果,才是真正的宣傳。


醫院體系裡成功的人,不都是這樣過日子的嗎?


不同於職涯上的順利發展,我陷入矛盾,每天工作這麼忙、病人這麼多,應該是要開心才對,但我卻快樂不起來,因為工作佔據我人生太多比重了,我逐漸缺席家庭活動,深夜回到家,往往家人都已熟睡。但放眼望去,醫院體系裡成功的前輩,不都是這樣過日子的嗎?

身為醫院體制下的醫師,還有什麼可能性呢?越想心裡越忐忑,越茫然,我就這樣忙碌一輩子嗎?會不會重蹈一些前輩的覆轍,在家庭、婚姻、親子關係和自身健康上付出沉重代價?

我很慶幸自己撥出時間來上這堂課程,雖然只有一天,但這一天的 8 小時裡,就像開了一扇門,讓我看到在台灣當醫師的另 N 種可能性,不是只有當高級勞工這種命運。我很感謝蔡依橙校長、劉育志醫師、還有多位學長姐,願意詳細講述自己一路走來,歷經蛻變的歷程,終於展現出各種不同的醫療模式。

(橙編按:的確,你應該要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,專注在「只有你能做好」的高附加價值工作,然後把「你能指導別人做好」的事情包出去,並建立屬於自己的團隊與營運模式。同樣在眼科專業曾經困惑過,這篇很值得參考:喜歡且專精在醫院開複雜手術,為何成立自己的據點與團隊?


新思惟國際,繼續激盪許多人的腦袋。


蔡校長是多元型的人才,觸角廣泛,透過一篇篇內容扎實誠懇的網路文章,營造出令讀者信賴的個人形象,多年累積,水到渠成,創立今天的新思惟國際,繼續激盪許多人的腦袋。

劉育志醫師專注於將醫療專業轉化成一般人聽得懂的白話,成立照護線上網站,至今破一億次點閱率,我很喜歡他說的一句話:「把專業轉化成白話,讓一般民眾聽懂,這就是我們身為專業人士的責任」,實為今日專業人士的典範。

有位中醫師和先生一起開診所創業,最初為了診所存續,不敢休假和停診,連週日也看診,後來透過經營部落格、專注在某個次專領域,透過一篇又一篇文章,打造出個人品牌和定位,成功在中醫婦科耕耘出一片天地。爾後她縮減診次仍未減少業績,終於能兼顧家庭生活、個人收入和病友服務品質,是很成功轉型的案例。

有位感染科學長的網誌,經營主題是剖析感染領域議題,儘管網誌流量不大,但觀看他網誌的讀者,都是該領域的專業人士和業務人員,後來被國際藥廠聘請去當亞洲區重要幹部。


有系統的堆疊攢聚,最後呈現出壯觀的成果。


這些實例激勵我,也說服我,透過經營網誌、服務群眾、進而打造個人品牌,這是一個高效率、可累積的模式。個人書寫出來的優質網路文章,會在讀者心目中,累積出對這個人的形象和認可,就像堆沙堡一樣,一粒一粒沙子,長期有系統的堆疊攢聚,最後終於呈現出壯觀的成果。

參加這次課程,對我最大的轉變,是看見一名醫師的職涯,有更多更大的可能性。並讓我深切體認到資訊時代,在網路上服務群眾,並經營個人形象的成效,不亞於在診間裡對患者看診。

亦感謝在這次課堂中,有實做課程,教導學員製作個人專屬的部落格,原來並非如想像中困難啊!跟隨老師的指令,一個初具雛形的網站就誕生了,很令我欣喜,也對未來充滿期待。

我一掃過去對未來醫師職涯的矛盾與忐忑,開始用全新的心態和角度,投入耕耘網路個人品牌這個新領域,期許我自己兩年後,走出完全不同的醫師生涯!


最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