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| 新思惟國際: 用網路找到未來:知識、專業 與 社群 WFU

網站頁籤

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

用網路找到未來:知識、專業 與 社群


講者:蔡依橙





這二十年來,眾多學習途徑中,網路,是教我最多東西的單一媒介。比書本多、比聽課多。


「沈迷」網路?


大學時代初期,沒有自己的電腦,整天跑計算機中心,用 Telix 連 BBS 也可以玩一整天,當時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著迷,20 年後的現在,我懂了,因為用網路,可以一次認識那麼多人、可以一次閱讀那麼多資訊、可以一次看到那麼多不同意見,真實且深刻。

而網路通訊的特性,是「每個人都是一個 ID,也只是一個 ID」,你不認識我,我也不認識你,路上擦身而過,我們依然不認識彼此。有趣的是,就在這樣的虛擬空間中,人反而會產生安全感,並更針對議題「就事論事」。


網路 vs 知識思辨


「究竟大學教育的意義是什麼?」「究竟我們該怎麼思考一則新聞?」這類的問題,都只有在網路空間,能獲得深度討論,不需遷就長者、不用考慮階級,你寫你的,我寫我的,就事論事,一同思辨。

後來進社會,改用 facebook,神奇的演算法,讓我們很容易找回自己以前的同學朋友,更神奇的是,在這樣的平台上,讓我們認識朋友「在工作與生活外的另一面」:溫文儒雅的學長竟是台獨健將、熱心教學的前輩原來思想老派、學姐平時話不多但思辨異常深刻、內向學妹常去夜店打扮甚火辣、隔壁的微笑助理對軍事知識如此狂熱。

原來的 50 個同學朋友,忽然有了另外 50 個面向。更別說,facebook 一下子就讓我們有了 500 個,甚至 5000 個朋友。

那開拓的,是眼界,是瞬間進入更大的世界!


網路 vs 專業發展


進了社會,醫院規定要寫論文,沒受過任何專業訓練,就用網路自學。

搜尋 student's t,馬上略懂略懂,發現自己的 data 不呈常態分布,改用 student's t non parametric 搜尋,瞬間知道該改用 Mann-Whitney U test。就這樣一步一步,配合軟體本身的 online manual 以及 F1 (help),一片一片的,把這些資源拼湊起來,通過國際期刊的高標準審查。

到國際會議學習,與大師短暫的交談並交換名片後,回到旅館,馬上在 LinkedIn 與 facebook 上聯繫,自我介紹,並附上論文列表連結 (你放心,學術界的人,你敢附,他就一定會去看看你幾斤幾兩!),讓會場的短暫交談,不再是緣分的終點。

參與國際學會事務,總有些事情不方便直接用電子郵件詢問,私下用 facebook 送個短句與笑臉,探詢一下秘書意見,瞭解檯面上看不懂的政治風向,常可趨吉避凶。

誰說「網路」讓人沈迷,事實上,「網路」讓我的專業發展,如虎添翼。


網路 vs 社群興趣


網路容易形成社群的特性,讓我們在每個領域都更容易前進,在「Taiwan OsiriX Imaging Club (TOXIC)」討論 OsiriX 的應用與使用困境、到「TYRO: Taiwan Young Radiologists Organization (台灣年輕放射科醫師組織)」聊聊國際醫學影像趨勢、成立「羅輯思維 討論區」一起吸收新知、加入「MD outside of medicine (非典型醫路)」看看離開現有困境的各種可能。

這些都是我為了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,所成立的社群。當然,也包括「新思惟之友 (InnovaRad: Radiating Innovations)」。


「新思惟之友」臉書社團


這些,是傳統書本與學校教育都做不到的,而我們卻能在半個小時內,看盡一切新討論,讓自己的知識飛快成長。

用網路找到未來:知識、專業與社群。


最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