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| 新思惟國際: 問:Facebook 是否要分「工作領域」和「私領域」兩個帳號,一個用來與朋友聯絡感情,分享生活;另一個用來塑造個人品牌,展現專業。文章的方向似乎會被切開變成有趣 vs. 嚴肅,能量好像也會是分散的,臉書應該拆出個人頁和粉絲頁嗎? WFU

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

問:Facebook 是否要分「工作領域」和「私領域」兩個帳號,一個用來與朋友聯絡感情,分享生活;另一個用來塑造個人品牌,展現專業。文章的方向似乎會被切開變成有趣 vs. 嚴肅,能量好像也會是分散的,臉書應該拆出個人頁和粉絲頁嗎?


答:(蔡依橙)我認為不需要。




時代改變,公與私的界線在模糊。


這個時代,公與私的界線正在模糊,而網路正是其推手。想想,我們有多少次,下班還會接到 emailFacebookLINE,討論半工半私的事情。

而且,一次管兩個帳號,所耗費能量太大,最後都會混淆。舉個例來說,你好不容易分了公跟私兩個帳號,但你的同事忽然有一天跟你說:「你好像還有另外一個帳號,我可以加你那邊嗎?」你想想,有一起吃過飯喝過酒唱過 KTV,好吧,那就加。


維護兩個帳號很耗心神


加了這個同事,有共同好友的熟悉老客戶要加你呢?其他科部的合作醫師要加你呢?老闆要加你呢?或者,本來是好朋友加臉書,但後來吵了架,相敬如冰、公事公辦,你要花時間特別找出帳號砍了他嗎?

這些都太耗費心神。

而且,人家只要知道你有兩個帳號,一個私人一個公開,所有稍懂人肉搜索的宅男,都會找出你那個私人的,送出交友邀請,沒加到的人更會心生怨懟。所以,何苦弄兩種帳號,折磨自己,也讓自己更討人厭呢?

這個時代,你怎麼設隱私、密碼都是沒有用的。會傳出去的就會傳出去。你永遠不知道你以為可以信賴的朋友圈,會不會有某個人把你說的話截圖,傳給你「不想給他看」的人。無名小站密碼相簿裸照流出Apple iCloud 裸照門Adobe 信用卡號流,網路就是這樣的地方。


個人頁面 vs 粉絲專頁


至於「個人頁面」跟「粉絲專頁」,我想先講的是,盡量避免「自己」說「粉絲」專頁,因為我們都想要「談笑有鴻儒,往來無白丁」,但你說人家是「粉絲」,稍有自尊的人,都不會很愉悅的。別人可以自己說「我是蔡依橙的粉絲」,但我從來不會說「誰誰誰是我的粉絲」,這太傷人,我們應該就是秉持交朋友的平等態度,面對每一個人。


何時考慮「分靈」?




  
我為什麼「個人頁」經營了幾年,還是成立了「專頁」呢?這是因為我的 Facebook 朋友數已經接近 5000 人上限,還是得留一些給真正見過面的朋友,只好成立「專頁」,並開放「個人頁」追蹤,與更多網友互動。而且我閱讀的量也變大,想跟朋友分享的文章太多,超過一天十則。如果每則都發在我的「個人頁」,平均半小時就有一篇,會讓人覺得訊息疲乏,只好「分靈」。

另外,則是為了經營「新思惟國際」專頁前,先做的練習。自己有在經營,才知道這個管道能做些什麼、極限是什麼、什麼有效。

所以,先專心經營自己的個人頁吧,等將近 4000 人好友時,再來研究是否「分靈」也不遲。


相關專頁列表


您可以到以下的連結觀察,我們實務上是怎麼做的?



最新活動